會議資訊
研討會提要
太平洋世界可謂是個「海洋大陸」(oceanic continent),世代以來的移民遷徙及文化交流都是對這片大陸的探索。海上島嶼居其要衝,種種探索活動在此成形,不斷上演,構築出對太平洋的界線、輪廓及其間動態的多樣觀點。
本次國際研討會是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所舉辦的第一次會議,旨在探討各地居民尤其是南島語族如何在不同年代發展出各自的太平洋觀。太平洋探索活動具有諸多樣貌,從人群擴散遷徙的途徑、血緣系譜,到傳說與歌謠,乃至於星象觀察及地理圖冊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將這一切視為不可化約且有機的整體來考量,將有助於新一代學者挑戰既有的太平洋觀也有助於這片「海洋大陸」的居民更進一步豐贍發展理解自己的歷史、未來及其與世界其他部分互動的內涵。
換言之,本次研討會具有雙重目標。其一在於釐清太平洋探索活動(mapping)所具有的多樣性,以求進一步挑戰既有的太平洋史觀、地觀與人觀其次在於邀集年輕一輩的學者交流討論在不同領域中觀看、體驗、探索太平洋所獲致的研究成果。而身處亞洲大陸與太平洋之間、同時也被學界認為是南島語族向太平洋擴散起源地的台灣也將參與本次會議,並提出由台灣所見、既邊陲又核心的太平洋觀點。
會議時間
16-17 February, 2011
國外學者將於研討會前一日抵達,會後受邀參與台灣原住民交流對談活動。
會議地點
國家圖書館(台北市中山南路20號)三樓國際會議廳。
太平洋生命永續獎
會中,主辦單位將頒發「生命永續獎」給對台灣及太平洋世界文化多樣、永續發展及心靈培力做出重要貢獻的草根工作者或組織團體。
聯絡人
Li-chun Lee 李禮君 juneljlee@gmail.com
研討會議程
第一天(2月16日星期三)
Day 1(Wednesday, 16thFebruary)
9:00
9:30
10:00
10:10
11:50
開幕式 Opening ceremony
高明瑞 (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理事長)
曾淑賢 (國家圖書館館長)
主題演說 Keynote Speech(30 mins)
Pierre Maranda, Emeritus Professor at Laval University, Canada (加拿大拉瓦耳大學名譽教授)
Coffee Break
[第一場] Session I(100 mins)
路線與遷徙:台灣、南島、太平洋
Tracing the Austronesian Migration Route
主持人:童元昭(Yuan-chao Tung)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發表人:
濱下武志(Hamashita Takeshi)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臧振華(Cheng-hwa Tsang)中央研究院 社科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Patrick Savag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 Behaviour, McMaster Univ., Canada
邱斯嘉(Scarlett Chiu)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Jean A. Tréjaut(尚特鳩)台灣馬偕紀念醫院輸血研究中心研究員
問答與交流 Q&A
12:00
午餐 Lunch
13:00
14:30
[第二場] Session II(90 mins)
島繪太平洋:台灣原住民與南島民族的太平洋視域
Mapping the Pacific: Islands' Perceptions of an Oceanic Continent
主持人:孫大川(Ta-chuan Sun)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
發表人:
Katerina Teaiw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周惠民(Mayaw / Hui-min Chou)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官大偉(Daya / Da-wei Kuan)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
郭佩宜(Pei-yi Guo)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問答與交流 Q&A
14:40
休息 Coffee break
15:00
16:45
[第三場] Session III (105 mins)
祖靈、巫師與基督:台灣及南島民族的神聖時空變遷與交融
Sacred Spaces-Times: the Interwoven of Religion, History and Society
主持人:魏明德(Benoit Vermander)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
發表人:
Francis X. Hezel SJ, Micronesia Seminar,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Benoit Vermander will present on Mr. Hezel's behalf.)
Grant McCall,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夏黎明(Li-ming Hsia)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教授
劉璧榛(Pi-chen Liu)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問答與交流 Q&A
17:00
主題演說 Keynote Speech (30 mins)
Vilsoni Hereniko, University of South Pacific, Fiji islands
會議結束
第二天(2月17日星期四)
Day 2(Thursday, 17thFebruary)
9:30
10:00
10:10
11:00
主題演說 Keynote Speech (30 mins)
Arthur Leger SJ, East Asia Pastoral Institute, Philippines
Coffee Break
[第四場] Session IV(70 mins)
北方視角:日本與俄羅斯的太平洋地圖
Looking South: the Russian and Japanese Outlooks on the Pacific
主持人:楊聰榮(Tsung-rong Yang)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發表人 (Lecturer) :
Yakov Zinberg, Kokushikan University, Japan(日本東京國士館大學)
與談人(Discussant):
濱下武志(Hamashita Takeshi)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Richard Herr,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交流時間 Q and A
11:20
生命永續獎頒獎儀式 Life Sustainability Award Ceremony
12:00
午餐 Lunch
13:00
14:10
[第五場] Session V (70 mins)
新生代論壇 Young Scholars` Session
主持人:康培德(國立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發表人:
Nakao Eki Pacidal, Taipei Ricci Institute / Leid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Fabrizio Bozzato, Taipei Ricci Institute / Tamkang University, Taiwan
Yedda Wang/ Leid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問答與交流 Q&A
14:20
第六場] Session VI(40 mins)
世界南島研究交流 圓桌論壇
主持人:童元昭(Yuan-chao Tung)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與談人:
曾薇霖(Wei-lin Tseng)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所
賈君安(Chun-an Chia)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所
李孟珊(Meng-shan Lee)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所
鄭幼詔(Yu-chao Cheng)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所
張至善(Shi-shan Chang)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所
15:00
休息 Coffee break
15:20
16:30
[第七場] Session VII (70 mins)
聯盟與衝突:台灣與南島國家之空間政治、外交及自治議題
Alliances and Conflicts: Space Politics, Self-governance and Diplomatic Issues
主持人:高明瑞(Ming-rea Kao)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理事長、文藻外語學院副校長
發表人:
Richard Herr,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孫大川(Ta-chuan Sun)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
楊聰榮(Tsung-rong Yang)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問答與交流 Q&A
16:50
閉幕致辭 Concluding Remarks (30 mins)
臧振華(Cheng-hwa Tsang)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副理事長、中央研究院社科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孫大川(Ta-chuan Sun)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
17:20
會議結束
(國外講者及貴賓參訪國家圖書館及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
講者介紹
講者簡介按照研討會發表順序排列。
Pierre Maranda
加拿大拉瓦耳大學名譽教授Professor Emeritus, Laval University, Canada國際知名人類學家。
Pierre Maranda是一位傑出的文化人類學家,其卓越的學術生涯在其研究範圍十份廣泛,並發展出高度創新性的研究取徑。他主要的創新在於結構主義人類學,其早 年的田野場域主要在所羅門群島的Malaita省的The Lau原住民部落。他在研究方法上結合了社會和文化人類學、哲學、文學、數學等學科,成功運用了跨領域的研究取徑。1996年他獲得加拿大藝術理事會 (Canada Council for the Arts)授予Molson Prize獎項時,評審委員對他的評語如下:「他的研究成果所帶來的國際影響和認同是可觀的。Maranda教授是一位富有才華的教授,也是優秀的傳播 者,他的演說和著作都對他研究成果的傳播和應用作出了貢獻。」
他曾在各種科學期刊和書籍發表了超過150篇論文,並在加拿大、美國、巴西、澳洲、英國、法國、瑞典、日本等十餘國家參與國際會議、研討會和各種特 別活動並發表演說超過六十次。1996年獲加拿大藝術理事會(Canada Council for the Arts)授予Molson Prize獎項之殊榮,1998年於巴黎獲頒法國教育部騎士勳章(L’Ordre des Palmes académiques)。
講題: Keynote speech: Mapping and Unmapping the Pacific: Island Perceptions of an “Oceanic Continent”
濱下武志
廣州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教授‧院長、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濱下武志教授為歷史學家,專攻東亞近代史,經濟史。2006年獲頒「第17回福岡アジア文化賞学術研究賞」。1978年獲東京大學大學院東洋史學博士。1979-1981年任一橋大學經濟部部專任講師,1981-2000年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2000-2006年於京都大學擔任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2007年起任職於廣州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
主要著作
1 『中国近代経済史研究一清末海関財政与開港場市場圏』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 研究報告1989(凤凰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 『近代中国的国際契機』東京大学出版会199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004)
3 『香港―亚洲的网络城市』筑犘新書 1996(【香港大视野】商务印书馆(香港)1997)
4 “Tribute and Treaties: Maritime Asia and Treaty Port Networks in the Era of Negotiation, 1800-1900”, in The Resurgence of East Asia, Routledge, London, 2003(【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50年为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China, East Asia and the Global Economy, Routledge, London, 2008(【中国,东亚,世界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共編著
『亚洲再思考』全7巻 東京大学出版会 1993-94
『区域的世界史』全12巻 山川出版 1997-1999
『海的亚洲』全6巻 岩波書店 2000―2001
講題: 14-18世紀、南太平洋海域的形成與歷史變遷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uth Pacific Sea Zone: 14-18C
臧振華
臧振華是考古學者,於1986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目前擔任中央研究院歷 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人文社會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他的研究興趣主要是臺灣、華南與東南亞等地區的考古學研究,所研究的課題包括文化接觸與 變遷、聚落形態、社會結構。他也熱衷於將考古學應用於社會服務,曾於2002年到2006年擔任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並經常協助政府執行文化資產 保存的工作。
講題:台灣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嗎? Is Taiwan the homeland of the Austronesian-speaking people?
摘要
南島語族大約有2億5000萬人口,主要分散在廣大的太平洋中。關於這些人群是從哪裡來,在學者有不同的意見。台灣起源說,目前似是其中的主流。本文欲藉由最新的考古資料,對這一個假說重作檢視。
Patrick Savage
Patrick Savage (代表Dr. Steven Brown發表)
Patrick Savage大學於美國麻省安莫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主修音樂,目前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大學攻讀心理、神經科學與人類行為學的碩士,碩士論文研究是以音樂作為分析人類遷徙的核心方法,用以探討史前時期人類的移動路徑。他曾於2007至2008年在日本京都的同志社大學(Doshisha University)擔任「音樂語言與文化」的講師。目前與其指導教授Steven Brown共同致力於以音樂作為主要的推論太平洋地區的南島語族遷移模式的核心方法,著重於推論時間、起源、以及音樂中與非南島語族的混雜程度,並已發表數篇會議論文。
講題: Music as a marker of human migrations
邱斯嘉
我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類學系獲得博士學位後,便開始在中央研究院人文與科學研 究中心的考古研究專題中心工作,目前的職位是副研究員。田野工作的地區除了台灣以外,也包括、夏威夷、東加王國、新喀尼多尼亞、萬納度及所羅門群島等大洋 洲島嶼。過去六年來所執行的研究計畫都是針對Lapita殖民型態進行更為詳細的研究,並說明史前一連串互動交易體系業已存在,而這些互動交易體系如何幫 助南島語族的殖民群體在新殖民地上適應及改變各地的生態環境,並發展各自的社群與文化內涵。我主要從三個不同方向來從事此一方面的研究:
1.開發並建立一Lapita陶器的線上資料庫系統,以促進考古相關資訊的流通與應用。
2.透過裝飾藝術分析來研究物質象徵與社會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
3.針對新喀尼多尼亞Lapita陶器進行化學及岩象分析,利用材料的來源來辨識史前交易體系的特質。
過去所獲得的研究獎助,包括了多年期的構建Lapita線上資料庫計畫,三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其中兩個得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類學門「優秀年輕學者計畫」之獎勵),以及五個中央研究院的多年期計畫。
藉由調查大約3500年前、由東南亞引進到古代大洋洲的Lapita陶器生產與分 佈模型,透過器型、裝飾,及各式化學組成成分分析(XRF, INNA, ICP-MS)來研究新喀里多尼亞、索羅門群島、巴布新幾內亞,以及萬納度所出土的Lapita陶器,我專注於研究此一新技術在殖民適應方式策略上的應用 模式。研究興趣包括殖民模式、社會認同的物質表現、社會複雜化的發展方式、社會與經濟的互動網絡,陶器生產方面的增量及特殊化、考古測量學、陶器生產技術 與工作鍊,以及利用家屋社會的概念來解釋古代社會關係。
講題: 從Lapita陶器來看南島語族社群的殖民故事。The way of doing things: what can Lapita pottery tells us about the stories of Austronesian expansion
Jean Tréjaut
Jean Tréjaut(尚特鳩),法國籍。於澳洲雪梨獲得理學碩士、哲學博士以及教育文憑(Diploma of education),並於法國雷恩(Rannes)獲醫療分子遺傳學文憑。曾任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血液免疫學研究室群體遺傳學研究員 (2001-2003),及在澳洲雪梨紅十字輸血服務中心組織配型實驗室分子遺傳學部擔任資深科學家(1983-2000)。
研究興趣:
我以DNA序列數據從事人口統計學的統計推論,尤其是自粒線體DNA、 Y染色體和HLA變異所推斷出來的史前人類人口統計學。我的合作者包括里茲大學(Univ. of Leeds)的Martin Richards博士、愛沙尼亞塔爾圖(Tartu)愛沙尼亞生物學中心的Toomas Kivisild博士,以及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的Steven Brown博士。
講題: 大洋洲之東南亞與美拉尼西亞之種群遷徙路線
摘要:
粒線體 DNA(即mtDNA)和Y染色體非重組區(NRY)分別單由母親遺傳給女兒,或單由父親遺傳給兒子。目前他們的多型(polymorphism)[1]已初步受到了遍佈全球的研究,藉以論證「起源自非洲」的假說。在這裡,為了要更妥善理解東亞地區各種群的複雜動態,我們使用了粒線體DNA高變異區(高變異 一區及二區(HVS I & II))和相關編碼區的多型以分析來自東南亞島嶼、台灣和福建等一千四百人的基因檔案。種系發生史當中最能代表一個演化枝(遺傳系譜樹的分支)的譜系受到了以粒線體基因組測序所做之進一步分析。最後,一個最簡約的系譜樹被建立起來,建構出今日有關島嶼東南亞(Island Southeast Asia)和台灣各種群之最先進的粒線體DNA資料集。為了取得一個比較客觀和平衡的遺傳學觀點,我們也對於由Y染色體單點核苷酸多型(Y SNP)和Y染色體短片段重複序列(Y - STR基因)的緩慢演變所獲得的父系多型加以分析。
粒線體DNA和Y染色體非重組區兩者齊為東亞、島嶼亞洲以及近大洋洲(Near Oceania)的進化歷史揭示了傑出的發現,並且也顯示:語言學、考古學、人口學和各種群的基因檔案之間的關係,實遠比先前的假設還要來得複雜。這項分析將運用一個概念的方法來加以討論。
[1] 另譯「多態性」、「突變」。
孫大川(Paelabang danapan)
孫大川,卑南族(Puyuma),1953年生於台東下賓朗(pinaseki)部落,族名Paelabang danapan。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輔大哲學研究所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K.U.Leuven)漢學碩士。曾任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所長兼民族 語言傳播學系系主任、山海文化雜誌社總編輯、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教育學會理事長。現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 員,政治大學台文所副教授,台灣原住民文學作家筆會會長。
1993年創辦「山海文化雜誌社」,出版《山海文化》雙月
刊;1996年任「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首任政務副主委。2009年接任現職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之前,他致力於原住民語言、文獻之整理,已
完成卑南族南王語系詞典之編輯、高砂義勇隊 (1941-1945)歷史事件之研究;並和新自然主義出版社合作出版為少年閱讀之中英對照「台灣原住民之神話與傳說」系列(10冊);以及和印刻出版公 司合作出版《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共4卷7冊。此外,他也協助完成了原住民和內蒙古作家之交流作品之互譯,以及與日本學者土田滋、下村作次郎等合 作推動原住民文學日譯並共同主編《台灣原住民文學選集日譯本系列叢書》(10卷,日本草風館)。著有《久久酒一次》(1991)、《神話之美——台灣原住 民之想像世界》(1997)、《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 (2000)、《姨公公》(2003)、《BaLiwakes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寶》(2007)以及《搭蔖灣手記》 (2010)。
講題:原住民族運動的最後一個命題:原住民族自治
Katerina Teaiwa
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文化、歷史與語言學院教授,吉里巴斯Banaba島原住民。
Katerina Teaiwa出生於斐濟,吉里巴斯Banaba島的非裔美籍血統。目前擔任澳洲國立大學文化、歷史與語言學院的太平洋研究召集人、太平洋研究群負責人,以 及該學院「太平洋與澳洲外展計畫」負責人。她的研究領域主要是獨立太平洋國家的文化政策和文化產業、太平洋區域主義之文化研究取徑、太平洋離散 (diaspora)和吉里巴斯、拉比島和斐濟的磷礦開採歷史。
Katerina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文化對話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顧問,也是Austraining International國際和ANU Enterprises進行青年大使發展計畫之跨文化與發展培訓的顧問。她也有當代太平洋舞蹈的背景,是斐濟南太平洋大學the Oceania Dance Theatre的創始成員。
講題: 大洋洲的文化政策、節慶與表演藝術 "Cultural policy, festivals and the performing arts in Oceania"
周惠民(Mayaw)
周惠民,台東縣長濱鄉阿美族人,目前服務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擔任助研究員。於2005年12月取得美國馬里蘭大學教育學博士,主要研究旨趣在原住民族教育、課程與教學、多元文化理論。筆者的博士論文「Educating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in Taiwan: Six teachers’ perspectives」, 主要在探討都市原住民教育所呈現的樣貌,在諸多影響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中抽取教師的態度與信念作為研究的焦點。論文研究針對教師進行深度訪談及課室觀察, 以敘事作為研究分析的主軸。目前參與之研究計畫包括:原住民族教育政策分析、原住民科學教育計畫、以及阿美族青年之父研究等。
講題: 原住民族知識在文化回應課程中的可能性初探 Integrating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culturally responsive curriculum
摘要:
本文主要在探討原住民族知識在教育中的價值,以及在文化回應 課程中應用的可能性。首先,將討論原住民族知識的意義與特性,從教育的角度進一步分析原住民族知識與學校教育的關係。其次,從文化回應課程的相關研究,了 解文化與教育之間的關聯性,為什麼原住民學生需要文化回應式的教育?文化回應課程如何兼顧一般學科的學習等問題,將是本文嘗試回答的問題。最後,本文將以 我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為基礎,初擬一個原住民族知識在課程綱要中的架構,作為未來發展文化回應課程的依據。
官大偉(Daya)
泰雅族,美國夏威夷大學地理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原住民訪問學者、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人。專長為發展地理學、文化地理學。主要教授科目:民族政策、民族地理、社區自然資源管理、原住民社區製圖、原住民空間研究。
講題:「發現」南島:台灣南島論述之研究
郭佩宜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合聘副研究員。匹茲堡大學人類學博士。長期研究大洋洲歷史、社會與文化,主要田野地在美拉尼西亞,尤其是所羅門群島。研究課題含括歷史人類學、地景與地方、法律與土地、地方貨幣與區域交換關係,以及人類學知識論與方法論的探討。
詳見個人網頁:http://idv.sinica.edu.tw/peiyiguo/
講題:Island Linkages and Colonial Modernities: Review and Prospect of Oceanic Studies in Taiwan
Francis X. Hezel SJ
發表主題:別有一番「牽絆羈纏」: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基督宗教 The Other “Ties That Bind”: Christianity in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Grant McCall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社會科學與國際研究學院教授
Grant McCall是一位社會人類學家,研究太平洋群島的民族與文化,特別是東波里尼西亞,從庫克群島的曼加伊亞(Mangaia)到復活島的Rapanui。 他最近的研究是全球化、記憶和殖民主義的”Matamu‘a”研究──這個字在Rapanui是用來指涉歷史。
一段時間以來,McCall教授召集了一個創新的田野調查課程,讓學生住在太平洋 島國的部落村莊,包活斐濟、所羅門群島、薩摩亞、東加以及新喀里多尼亞。他特別關注於那些標誌著島嶼社會的特點,並提出了Nissology的概念,意指 以島嶼本身的方式與詞彙來研究,作為聚焦於此研究的方式。
McCall教授曾是澳洲太平洋研究推動協會(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acific Studies, AAAPS)的副主席,目前是國際小島嶼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Small Island Studies Association, ISISA)的主席。為了表彰他對地方社區的貢獻,韓國濟州島授予他榮譽市民,復活島Rapanui的長者理事會Te Mau Hatu則授予他榮譽會員。
Grant McCall曾擔任新南威爾斯大學南太平洋研究中心的主任(1987-2003),以及南太平洋資源中心的主任(2004-2008)。他也曾在哥本哈根 和南太平洋大學任教,赴倫敦、智利、康橋、夏威夷等濟州等地擔任訪問學人,並曾應邀至中國、斐濟、新喀里多尼亞、法國、日本、西班牙等國家發表主題演說。 著有《Rapanui: Tradition and Survival on Easter Island》(1994)等多種著作。
講題:Religious foundations and practices on Rapanui (Easter Island):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day
Rapanui is the world's most remote inhabited place, the furthest east of the great Austronesian migrations originating in Taiwan centuries ago. The Rapanui arrived with an Eastern Polynesian religious practice, adapted it to their remote environment and in the latter pre-contact days, transformed their worship to symbols of climate change, the arrival of migratory birds in the Austral spring when the word (Orongo) went out to the island that another cycle of life had started. Missionary Catholicism arrived in 1864 and forms still the core of syncretic beliefs, with numerous other Protestant sects of recent arrival. This syncretism is demonstrated by the myth of why Rapanui changed from being the world's most isolated place prior to 1966 to its position now as a focus of some 50,000 tourists every year. "Myth" is used here in the Malinowskian sense of a "charter for belief". Rather than see the development of Pacific societies with a static map on their oceanic contin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we must look realistically what the late Epeli Hau'ofa called the "sea of islands" and their ever evolving cultures.
夏黎明
夏黎明,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東台灣研究會召集人。曾經在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荷蘭Universiteit Leiden,英國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擔任訪問學者。
夏黎明專業背景是人文地理學,長期推動和進行東台灣研究。早期關注自然環境,歷史發展,區位條件,國家政策,族群互動等對東台灣發展的影響。近年,則著重於地理想像,地方認同,地方自主發展等有關地方能動性的研究。
講題:跨界與跨越的行動主體:2007蘭嶼達悟大船划向台灣紀事 The Subjestivities in the Crossover Action: A Critical Note for the "Keep Rowing Project" from Lanyu to Taiwan, 2007.
劉璧榛
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社會人類學博士。任職於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曾任教於東華大學民族文化系、臺北大學社會系兼任教授 。研究領域為性別、親屬、儀式、象徵再現與巫師信仰,田野以噶瑪蘭族與北部阿美為主,正嘗試拓展與巴里島的比較研究。與胡台麗共同主持「當代情境中的巫師與儀式展演研究群」。著有《認同、性別與聚落:噶瑪蘭人變遷中的儀式研究》一書,獲國家出版獎。
講題:當代台灣原住民的巫師信仰
Vilsoni Hereniko
斐濟南太平洋大學(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大洋洲藝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羅圖馬族(Rotuman)原住民。
Vilsoni Hereniko於1977年畢業於南太平洋大學,獲獎學金至英國紐卡索大學研習戲劇教育並於1982年取得碩士學位,返回斐濟任職教育部兩年後至南太平 洋大學教授文學、戲劇教育與劇場藝術,1991年獲南太平洋大學文學與語言博士,其後曾任職於夏威夷太平洋島嶼研究中心。著有《Woven Gods: Female Clowns and Power in Rotuma》(1995)、《South Pacific Islanders》(1985)及《Art in the New Pacific》(1977)等著作。
除了學術研究,Hereniko亦為電影導演、劇作家、小說家。其電影作品 《The Land Has Eyes》入選2004年日舞影展並為斐濟提名2006年奧斯卡獎之影片。該片於2004年多倫多ImagineNative Film & Media Arts Festival獲最佳戲劇作品獎,並於2005年Wairoa Maori Film Festival得到Best Overall Entry獎。其他電影作品亦曾為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等多項電影節參展電影。1997年獲夏威夷藝文協會所頒 Elliott Cades Award文學獎。
Arthur Leger SJ
亞瑟‧李格(Arthur Leger)神父是耶穌會士,生於1955年,來自太平洋的斐濟。他在1994年參加密克羅尼西亞的耶穌會。他在參加之前就是一位教育家,一直至今。他擁有教育 管理、基督教與文化和神學的碩士學位,並在美國斯波坎的貢薩格大學(Gonzaga University)完成領導學領域(leadership study)的博士學位。他的論文討論太平洋地區的教會領導者的牧靈取徑。李格神父特別關心文化、文化差異的問題,以及這些社會現實如何影響性靈與宗教的實踐。同時,他的興趣在於牧靈的適應與革新,這也是東亞牧靈學院(East Asia Pastoral Institute)的計畫之核心問題。他目前為馬尼拉東亞牧靈中心的主任。
講題:
Falling Off the Map: Global Issues from a Regional Perspective.
楊聰榮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亞洲太平洋歷史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副教授,人文研究學會理事,曾任台灣國際研究學會理事,台灣客家研究學會理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諮詢委員,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社文所助理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香港城市大學研究統籌員,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澳大利亞亞洲協會(AsiaLink)理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南方華裔研究中心顧問,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特約撰述。研究專長為亞太研究、東南亞研究、太平洋研究、語言與文化、世界文化史。
講題:南島文化與文化外交:以台灣帛琉關係為例
Yakov Zinberg
Kokushikan University, Japan(日本東京國士館大學)
21世紀アジア学部 21世紀アジア学科教授
東京國士館大學國際關係講師,英國杜倫大學Boundary and Security Bulletin ,IBRU東北亞地區編輯。曾任北海道大學斯拉夫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他已出版了大量關於日本的領土問題的英文及日文著作。
講題:
Japan’s position of territorial contender in Pacific area.
Sophia Pale
Sophia Pale教授,大學期間於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主修非洲史,2008年於俄羅斯科學院的東方研究所獲得歷史與國際關係的博士學位。主要研究興趣為當代太平洋史、環太平洋國際關係,以及大洋洲族群衝突的解決之道。2009年出版「澳洲與大洋洲區域研究」課程的教科書,2010年出版「大洋洲地區的後殖民衝突」。目前在莫斯科的東方大學(Oriental University)的東南亞、澳洲、大洋洲學系擔任當代大洋洲史與國際關係的講師,同時也是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的研究員。
講題:
Russia's present aspirations for the South Pacific
Nakao Eki Pacidal / 林泠
Nakao Eki Pacidal,東台灣阿美族人,利氏學社研究員、人籟論辨月刊副總編輯,目前為荷蘭萊登大學博士候選人,專研東台灣史,此外從事台灣史學術翻譯,譯作中 包括鮑曉鷗教授(José Borao)的《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 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
發表主題:
「中間者」的角色:跨文化對話與一則東台灣史的書寫實驗
摘要:
在研究東台灣歷史的同時,我注意到東台灣史與太平洋史的書寫之間存在著一些有趣的異同點:兩者主要都在書寫原住民族的過去;兩者也同樣面對著西方歷 史傳統的強勢挑戰,而西方歷史傳統本身便是一種特定的價值體系,與當地(東台灣或太平洋地區)的各個價值體系往往不可共量 (incommensurable)。今日許多太平洋作家堅持以傳統方式書寫自身(Self),而這或多或少得以自外於世界其他地區為代價。台灣致力於東 台灣史的歷史學家(漢人或南島民族皆然)則與此不同,泰半都在西方歷史傳統之內運作,且未必都已清楚認知到:隱身於歷史書寫背後的文化差異和衝突,最終可 能影響到「歷史」的書寫呈現。
身為南島民族(阿美族)的一份子,同時又是受西方學術訓練的歷史研究者,我最關切的課題在於溝通聯結不可共量的文化傳統的可能性:我們是否可能跨越學術上 的西方主義(Westernism)或原住民族主義(Indigenism)、解殖民和後殖民主義等種種爭論,進而提出一種非衝突性的新觀點,同時又在實 踐上著重文化傳統的相互認可及尊重?我認為這樣的新觀點有賴於一種「中間性」(inbetweenness)的存在,而此種特性通常(但並非僅)見於「文 化上的中間者」(cultural inbetweeners)。這種「中間」立場乍看之下未見得能在學術上受到歡迎,但這樣的態度或許最終將能創造出一種真正的跨文化對話(a real cross-cultural dialogue)——在文化碰撞遭遇的過程當中,既不解構參與對話的任何一種文化傳統,又對各方而言都始終維持著建設性。
杜允士(Fabrizio Bozzato)
Fabrizio Bozzato於1973年出生於義大利威尼托(Veneto)。他是一位政治分析者,同時從事太平洋區域現勢與中梵關係方面的研究。他在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Univ. of Tasmania)取得國際關係的碩士學位,並在義大利米蘭州立大學(Milan State Univ.)取得政治科學的碩士學位。他曾經和斐濟大學(Univ. of Fiji)國際和地方事務中心合作,目前居住在台灣,為台北利氏學社的客座副研究員, 現正在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和戰略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
Yedda Wang / 王雅萍
Yedda Wang(王雅萍),屏東縣牡丹鄉排灣族人,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曾任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英文新聞編譯、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國際事務約聘人員,目前於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進修碩士課程,研究興趣為歐洲擴張時期以降原歐關係史、歷史學與歷史書寫、文學理論與文獻研究。
Richard Herr
Richard Herr自1972年開始任教於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並擔任多種職務。他目前擔任法學院議會法律、實踐和訴訟的學術協調人,為澳大拉西亞地區的11個議會提供專業發展。Richard Herr在杜克大學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他撰寫了許多與太平洋島嶼事務、議會民主、選舉、南極政治和海洋資源政策的文章。他亦曾在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美國和蘇聯接受客座教職,並在斐濟和挪威擔任兼職客座教授。Richard Herr亦曾擔任太平洋島嶼地區的政府顧問將近三十年,最近一次的經驗是在恢復議會民主的斐濟。他在2007年因「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服務貢獻」被授予澳大利亞榮譽勳章(OAM)。2002年,他因著在索羅門群島的工作,獲得了澳洲國際發展署的和平貢獻獎。
講題:
Mapping the regional boundaries and security systems in the modern (post-WW II) era.
曾薇霖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畢,曾於2009至2010年赴印尼日惹藝術大學進行一年之交換學生課程,並以日惹宮廷之儀式性舞蹈貝多優賽曼為論文主題進行相關田野調查研究。
發表主題:
傳承、重建與接軌─印尼中爪哇日惹宮廷貝多優舞蹈音樂文化發展與演變
賈君安
真理大學宗教系畢業,政治大學民族所在學中。於2009年擔任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前往邦交國吐瓦魯,於2009-2010年前往吐瓦魯三次,進行總計六個月的田野調查,並有機會參與當地教會活動,觀察各島對於基督教信仰的看法,研究吐瓦魯基督教信仰和其親屬關係。
發表主題:
吐瓦魯的基督教信仰與親屬關係
李孟珊
台大外文系畢業,台大人類所在學中,曾於2008年至夏威夷大學Manoa分校客座學習。於2008年至2010年三度造訪斐濟,進行總計6個月的田野調查,因緣際會拜訪位於Viti Levu島Rewa河下游的村落,觀察該村特有的婦女捕撈圓蜆之經濟活動,研究當代婦女的經濟活動及其生活面向。
發表主題:
撈蜆人家—以Naganivatu村為例論當代斐濟村落婦女的社會及經濟生活
鄭幼詔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畢業,主修揚琴與中國打擊,期間亦常受邀至國內樂團及其他單位演出,目前為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學生。曾於2010年至印尼日惹藝術大學卡拉維坦系(Institut Seni Indonesia Yogyakarta Karawitan)學習傳統甘美朗音樂的訓練課程。現階段研究議題,主要探討十六世紀之後,西方殖民時期對印尼爪哇甘美朗音樂(Gamelan)之發展與演變概況。
發表主題:西方殖民時期印尼爪哇甘美朗音樂之發展演變 :以中爪哇日惹特別行政區為例
張至善
1992年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畢業,目前就讀於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與資源學系博士班,服務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曾於2009年遠赴印尼的中蘇拉威西進行樹皮布的田野研究。研究主題以樹皮布為核心,研究計畫分別以基因遺傳學面向的親緣地理學和人類學的物質文化面向解析「樹皮布文化」,希望能展現跨領域整合研究的視野。
發表主題:南島語族與樹皮布文化
生命永續獎
「生命永續獎」(Life Sustainability Awards)的意涵,在於鼓勵並肯定以創新的精神與行動,致力於保存或發揚文化多樣性、心靈培力及維護環境永續的人士或團體。過去,「生命永續獎」已舉 辦兩屆,共有二十位台灣行動者或團體獲獎。獎座的設計者為著名雕塑家王秀杞先生,他以朱蕊花「生生不息」的意象來呈現生命永續獎的理念。第三屆「生命永續 獎」希望跨出台灣,以台灣原住民/南島民族的文化座標為經緯,航向太平洋世界。
第三屆「生命永續獎」得獎者之精神:以創新的精神與持續的行動,為台灣原住民/ 南島民族的文化存續發揚作出貢獻,或以社群的力量來回應環境挑戰的人士或團體。他們的獲獎與報導,將能鼓勵並啟發台灣以及太平洋世界的草根行動者以及社會 大眾,共同以創新的行動來回應全球的挑戰。
2011年第三屆「生命永續獎」得獎者:
-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作家)Syaman Rapongan
-撒古流‧巴瓦瓦隆(雕塑陶藝家)Sakuliu Pavavalung
-達德拉凡‧伊苞(演員,撃鼓老師)Dadelavan Ibau
-蔡政良(紀錄片導演,學者)Futuru Tsai
-彭伯華(花蓮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創辦人)Bethany Peng
「生命永續獎」頒獎典禮於2011年二月十七日「探索太平洋:台灣原住民與南島民族的歷史、現況與永續國際研討會」中隆重舉行,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外交部、人籟論辨月刊/e人籟、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國家圖書館及其夥伴單位共同籌辦。
展演活動:南島民族生活文化特展
島嶼之眼,海洋之心-台灣與南島民族之跨越與連結
台灣原住民族約有49萬人,其各族群不同的文化特色、工藝和歷史對我們而言是獨一 無二的美麗瑰寶和重要文化資產,另外,台灣長期以來也被外界指為是散布在印度洋和南太平洋近三億人口的南島語族的原鄉、祖源地。本次南島民族生活文化特 展,將以「南島再生新原力-台灣與太平洋南島民族之對話」作為本次活動主題,除了透由中英文展板展示臺灣與太平洋南島語族的遷徙路徑和原住民的生活藝術、 編織和工藝品,更將結合日籍學者岩佐嘉親先生於2008年3月17日捐贈給史前館之南島民族文物的介紹,作為台灣與南島民族文化的跨越與連結。
岩佐嘉親先生自1959年起,共前往大洋洲五十餘次,歷經半世紀的縱橫漂泊,從事 田野工作與文物採集,其捐贈史前館之大洋洲物件及文化意將讓國內外參與民眾藉由他的旅行地圖、田野照片與捐贈文物重新勾勒南島語族的遷徙路徑,並開啟台灣 與南島語族之新原力和對話,再次為原民文化注入一股嶄新能量並喚醒人們最原始的歷史記憶。本次以台灣觀點探索太平洋南島民族之歷史、現況和未來,並結合靜 態展覽之方式,除了為學術文化重新注入動感活力與生命力,更能讓國內外與會人士瞭解到物件與文物背後的文化圖像,創造心靈上的滿足與感動。更重的是,讓外 界瞭解到台灣對於南島民族文化和歷史傳承的重要性。
展覽主題:「南島再生新原力-台灣與太平洋南島民族之對話」
(一)南島語族的旅行地圖:
臺灣本島的南島民族,其語言文化保存許多其他地區所沒有的特徵,據瞭解有不少是從古南島民族所傳承下來的。因此瞭解古南島民族的遷徙歷程,將能連結台灣與南島語族的歷史。
(二)島繪臺灣原民文化:
藉由台灣原住民之服飾、文物和工藝來反應其多元之生活型態與傳統之祭典和禮俗。
(三)岩佐嘉親南島文物圖像:
透由岩佐嘉親在大洋洲五十餘次的旅行足跡和田野工作,瞭解不同島嶼之間的語言差異和文化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