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資訊
大會緣起
南島民族國際會議論壇自2002年起至今已邁入第九年。南島民族國際會議的舉辦乃是期待透過南島原住民族代表的對話,來促進建構南島語系/國家之間的互動網絡,除了提升社會大眾對於南島文化的瞭解,並且同時推動國際之間的文化聯繫,進而提升臺灣原住民的國際能見度與地位。
對南島民族而言,臺灣不僅是起站、交會點,也是建立友誼的驛站;而對台灣原住民而言,太平洋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更是一個心靈與文化認同的來源──它的寬廣、神祕以及渡越的體驗,亦能激發其對於傳統文化的重新認知、重新創造,並建立以自身文化為基礎的世界觀。在「群島之洋」的意象中,語言、音樂、文學、藝術與宗教的隱喻以及跨文化的共鳴在這裡將融為一體。
近年來,臺灣與太平洋南島文化的連結和異同性,透過人類學、考古學和語言學等不同領域的研究和調查,亦逐漸具體地呈現在世人面前。本次2012年的南島民族國際會議以「潮浪譜寫共鳴-台灣原住民與南島民族的心靈會遇與歷史記憶」為題,期盼藉由歷史記憶與藝術文化之不同敘事發聲的交響與共鳴,讓國內外參與者瞭解台灣原住民與南島民族在歷史、文化、藝術、心靈探索等各方面的關係與聯結,促進台灣原住民族與太平洋之南島族群之文化交流與合作,進而提升台灣在全球與太平洋國際社會的能見度與重要性。
會議目的
一、藉由跨領域、跨族群的交流、對話與研討,將台灣原住民學術文化之研究網絡與太平洋地區及紐澳、加拿大、美國等各國執牛耳之南島文化學者及學術機構加以連結,拓展我國原住民文化/太平洋南島文化之學術資源網絡。
二、藉由大型國際研討會、頒獎等系列活動之舉辦,並與國內和國際媒體合作發布訊息(包括平面、電子及影視媒體),提高台灣原住民在世界各地、尤其在太平洋地區之能見度,並提升台灣原住民在國際社會與學術文化領域之地位。
三、延續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過往的努力方向,並連結國內外相關機構,進一步建立南島語系民族交流合作網絡,同時提升全球大眾對南島文化的認知與尊重,共同為原住民的福祉而努力。
大會議程
第一天議程:2012年11月27日(星期二)
08:00-08:50 報到 Registration
08:50-09:30 開幕式 Opening
祈福儀式、表演及貴賓致詞
09:30-10:10 專題演講 Keynote Speech(共40分鐘)
講題:太平洋的聯結:從台灣到拉帕努伊(復活節島)的共通利益社群
主講人:(30分鐘) Paul D’Arcy 澳洲國立大學文化歷史及語言學院教授
Q&A (10分鐘)
10:10-10:30 茶敘
10:30-12:00 [第一場] Session I (90分鐘)
心靈潮浪---太平洋敘事藝術之異聲共鳴
Spiritual Waves – Forms of Pacific Narratives
主持人:浦忠成Pasuya Poiconu考試院考試委員
發表人:
Jon Tikivanotau Jonassen夏威夷楊百翰大學教授, 音樂家
黃心雅 Hsin-ya Huang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
與談人:
亞榮隆‧撒可努 Ahronglong Sakinu 排灣族作家
Q&A (20分鐘)
12:00-13:00 午餐
13:00-14:20 [第二場] Session II (80分鐘)
歷史共鳴---戰爭、殖民經驗與和平創造
Historical Resonances – War, Colonial Experiences and Peace-Making
主持人:楊聰榮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副教授
發表人:
Paul D’Arcy澳洲國立大學文化歷史及語言學院
黃智慧 Chih-huei Huang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與談人:
蔡政良 Futuru Tsai台東大學公共文化與事務學系
Q&A (15分鐘)
14:20~16:00 [第三場] Session III (100分鐘)
潮浪映像──觀看‧思索‧行動
Images as Waves: Watching, Thinking, Acting
主持人:馬紹‧阿紀Masao Aki原民台台長
與談及影片放映:
龍男∙以撒克∙凡亞思 Lungnan Isak Fangas阿美族,電影導演
張淑蘭 Si Yabosokanen達悟族,紀錄片導演
張俐紫 Cerise Phiv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e人籟紀錄片導演
映後交流 (15分鐘)
16:00~16:20 茶敘
16:20~17:10 [特別場次] 大洋之風──紀念甘易逢神父 (50分鐘)
Special Homage – In Remembrance of Fr Yves Raguin, 1912-1998.
主持人:高明瑞 Ming-rea Kao文藻大學副校長、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理事長
發表人:
魏明德 Benoit Vermander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台北利氏學社學術主任
Rosa Orti Mateu 西班牙穆西亞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17:10~18:30 潮浪譜寫共鳴──紀錄片首映會
第二天議程: 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
09:00-09:20 報到 Registration
09:20-10:40 [第四場] Session IV (80分鐘)
原住民歷史研究之共鳴與改寫
Resonating and Rewriting – Researching Indigenous History Today
主持人:高德義Janubark, Teh-I Kao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
發表人:
Bondan Kanumoyoso印尼大學歷史系教授
Morgan Tuimalealiifano斐濟南太平洋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
Yedda Palemeq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
Q&A (15分鐘)
10:40-11:00 茶敘
11:00-11:30 專題演講 Keynote Speech
原住民傳統知識與保育
主講人:Hinano Teavai Murphy 加州柏克萊大學Gump Research Station副主任
11:30-12:00 生命永續獎頒獎儀式 Life Sustainability Award Ceremony
12:00-13:00 午餐
13:00-15:00 [第五場] Session V (120分鐘)
新生代學者暨世界南島研究成果發表
Young Scholars & World Austronesian Researchers’ Forum
主持人:
童元昭 Yuan-chao Tung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台灣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
發表人:
巫培誠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Fabrizio BozzatoTamkang University
洪湘雲 (Vavauni Ljaljekenang)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
張至善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與資源學系博士班
陳韻帆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班
Q&A (15分鐘)
15:00-15:20 茶敘
15:20-16:00 專題演講 Keynote Speech (共40分鐘)
頌南島:迎接第十二屆太平洋藝術節─關島,2016年
主講人: Ms.Theresa C. Arriola 太平洋藝術節2016籌備會主席 (關島) Chairperson of 2016 Guam Coordinating Committee,12th Festival of Pacific Arts
Q&A (10分鐘)
16:00-17:20 [Concluding Session] (80分鐘)
綜合座談:朝向跨越與共鳴的太平洋研究視界
Pacific Studies as Resonance and Crossing of the Boundaries
主持人: 孫大川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任委員
與談人:(60分鐘)
Morgan Tuimaleali'ifano斐濟南太平洋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
郭佩宜 Pei-yi Guo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臧振華 Cheng-hwa Tsang
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副理事長、中研院社科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總結討論與交流(20分鐘)
紀錄片資訊─〈潮浪譜寫共鳴〉
遠溯六千年前,台灣東部即為民族大遷移的起點,並形成現今的南島世界;而這裡正是許多台灣原住民的家園,他們有些定居於靠海的平原,有些則住在山林之中。台灣文化傳統的多樣性,以及其與太平洋世界的關連,從地形上便可窺見:中央山脈貫穿了台灣全島,有一百多座高達三千多公尺的山峰,自北端不斷綿延至南端。而在中央山脈的東方,海岸山脈再將陸地一分為二,其中一塊陸地座落於兩座山脈之間,另一則直接面向太平洋。
太平洋,不僅是一個具體空間,更是孕育故事與傳說的神祕空間。海洋的寬廣與越洋的經歷,譜寫著南島民族的神話、詩歌、音樂與歷史,正如不斷衝擊海岸的浪潮,在此邊界中的島嶼共同見證著文化傳統的起落。隨著潮起潮落,台灣成為起點、中介點,同時也是故事的終點。
這是一部關於台灣原住民與南島民族間歷史記憶交織的故事,並訴說南島民族如何融合本土文化與國際視野。片中主角是來自台灣東部的原住民青年,他們在加拿大溫哥華與島上的第一民族相遇,交流了彼此的歌曲、舞蹈文化。接著鏡頭轉回台灣東岸,展現了原住民部落保存傳統文化的方式。我們也帶領大家一同探索美拉尼西亞與玻里尼西亞的生活與文化,並參與在索羅門群島舉辦的第十一屆太平洋藝術節:這次美麗的際遇也寫在紀錄片中。
我們期待,透過連結南島民族努力提升文化、社會、政治與心靈的自我意識,培育台灣青年——特別是原住民青年——對太平洋世界的歸屬感;更期望大家一同認識台灣原住民獨特且美麗的文化,並從故事、音樂與藝術中引發共鳴。
首映會:2012年11月27日 (二) 17:10-18:30 (免費入場)
紀錄片字幕:中文、英文
導演:張俐紫(台北利氏學社/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
副導演:魏明德(台北利氏學社/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
圖像:張俐紫, 杜曼笛, Yubax Hayung, Wilang Watah, Takun Neka
剪輯:張俐紫, 杜曼笛
預告片
講者介紹
(以發表場次順序排列)
Paul D’Arcy
澳洲國立大學歷史學教授。曾於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研讀太平洋與非洲史,並在奧塔哥大學和澳洲國立大學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曾先後於奧塔哥大學、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和昆士蘭的詹姆士庫克大學任教。研究興趣包括亞太地區的衝突與解決的歷史、太平洋海事史、環境史、原住民歷史、跨領域研究方法論、亞太地區的比較歷史與區域史。
Jon Tikivanotau Jonassen
Jonassen教授為政治學博士、太平洋島嶼研究碩士以及商管及歷史/治理學士。庫克群島文化專員/鼓手。曾任庫克群島外交部門祕書(1983-86)、南太平洋委員會(SPC)計畫處處長及祕書長(1987-1990)、庫克群島文化發展部秘書(1990-1993)。亦曾任庫克群島之紐西蘭、澳洲、巴布亞新幾內亞與斐濟高級委員(使節)(1997-1999)。1993年迄今為夏威夷楊百翰大學政治學教授,曾任夏威夷楊百翰大學太平洋島嶼研究中心主任(1999-2000)及政治學系主任。興趣為武術(空手道 - 系東流空手道、啟心館、心道會空手道)、詩創作、太平洋音樂創作、庫克群島及太平洋歷史之研究撰述,繪畫,園藝,未來學(Futures studies)。
黃心雅 (Hsin-ya Huang)
台灣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外國語文學系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專長為美國少數族裔文學、女性文學、原住民研究、跨文化研究。著有專書 (De)Colonizing the Body: Disease, Empire,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in Contemporary Native American Women’s Writings 、《從衣櫃的裂縫我聽見》,主編之《匯勘北美原住民文學:多元文化的省思》(2009)為台灣學界第一部研究北美原住民文學之華文專書。現任國科會人文處國際合作專家諮詢委員、《英美文學評論》主編、曾任中華民國英美文學會理事,是美國研究學會(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資深會員,同時是國際期刊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Scholarship)編輯顧問及客座主編、 Annual Review of Native and Indigenous Studies (SUNY)編輯委員、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Penn State University, AHCI期刊)客座主編等,出版國內外學術論文三十餘篇,致力跨國原住民文學、文化與歷史相關研究。
黃智慧 (Chih-Huei Huang)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主題為文化人類學、民族學、沖繩研究、日本研究、台灣原住民研究。另外也擔任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臺東縣世界遺產潛力點推動委員,財團法人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董事等社會服務工作。編譯論著《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曾獲1997年、1999年教育部原住民學術論著優等獎。另編著《台湾原住民の現在》(2004),《寬容的人類學精神──劉斌雄教授紀念論文集》(2008)等,1998年起開始研究原住民族戰爭經驗,陸續發表The Yamatodamashi of the Takasago Volunteers of Taiwan: A Reading of the Postcolonial Situation.”等英日語論文多數。
個人網頁:http://idv.sinica.edu.tw/etwisdom/2009Web
龍男.以撒克.凡亞思 (Lungnan Isak Fangas)
龍男.以撒克.凡亞思(Lungnan Isak Fangas),阿美族人,台大社會系畢業後專職紀錄片的拍攝工作,2009年取得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電影製作碩士。龍男自大學便投入紀錄片拍攝,早期的作品有《回來就好》(1999)、《尋找鹽巴》(1999) 和《我的莒光作文簿》(2002)。其後,他積極關注獨立樂團、搖滾樂與青少年次文化等主題,拍出《海洋熱》(2004) 、《海洋熱2》(2005)及《誰在那邊唱》(2009)。該系列影片不但獲得台北電影節台灣紀錄片雙年展入圍肯定,也在美國及韓國參展,更為台灣近代搖滾史留下重要的影像紀錄。
自2010年起,龍男跨入監製領域,首度監製的八八風災影像紀錄系列以《沈沒之島》榮獲2011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暨最佳紀錄片兩項大獎。2011年成立韶光電影公司後,最新推出的作品《很久》(2011)在三個月內於全台巡迴近60場,觀影人數突破三千人次。2012年底,龍男即將完成《拉麥可》和《故事島》兩部新作,其皆為結合電影、舞蹈、音樂劇等多種媒體的新嘗試,令人期待。
張淑蘭 (希.雅布書卡嫩) (Si Yabosokanen)
逹悟族,紀錄片工作者。慈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畢業,曾任蘭嶼鄉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居家護理師,蘭嶼鄉居家關懷協會發起人。紀錄片作品《面抗惡靈》記錄現代化的醫療概念與族人對於疾病的惡靈概念之文化差異,以及居家護理人員和關懷義工與傳統觀念及抗拒的家屬之奮鬥過程,獲選為第一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閉幕片及2001年原住民影音紀錄片開幕片。其他作品包括:《七歲在蘭嶼-音拉珊》、《希.雅布書卡嫩(沒有飯吃的人)》、《一串螃蟹獻給我心愛的人》。現職為蘭嶼居家關懷協會居家護理師(無給職)並籌備「雅布書卡嫩居家護理所」。
張俐紫 (Cerise PHIV)
我從2007年開始擔任由「台北利氏學社」所發行的《人籟論辨月刊》線上版──eRenlai.com 的雜誌編輯。父母來自台灣和柬埔寨的我,在法國出生和長大。我已經住在台北七年了。因為我個人的背景和經歷,我一直對認同和歸屬的問題充滿興趣。我從索邦大學的法國現代文學系畢業,在高中和大學階段碰過繪畫和攝影,雖有些靈感,但並非特別技巧高超。在2009年我有機會參與利氏製作的首部影片《第五天海水漲起來》,這是在台灣東海岸阿美族的太巴塱部落所拍攝的影片。今年,我很榮幸能夠在利氏學社學術主任魏明德的指導下,呈現我執導的處女作《潮浪譜寫共鳴》。這部紀錄片是在2011年9月,我為了e人籟而記錄的文化交換計畫時萌芽的,計畫內容是台灣的原住民學生前往加拿大的第一民族社區進行參訪。
Benoît VERMANDER (魏明德)
魏明德,1960年生,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碩士,巴黎政治學院博士。1992年抵達台灣至今。1996年,他繼甘易逢神父之後接掌台北利氏學社主任一職,該中心是由甘神父於1966年創辦。2004年創辦《人籟論辨月刊》並擔任總編輯至2010年。魏明德撰寫過八本著作,《尋找界線的中國》(La Chine en quête de ses frontières)、《中國智慧與靜觀基督》(Sagesse chinoise et méditation chrétienne)的法文書先後於2005年與2007年出版;他同時為期刊寫出十幾篇深具影響力的長篇文章,並為報紙撰寫短文,數量甚豐。他目前擔任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及研究員,台北利氏學社與復旦大學利徐學社的學術主任。
Rosa ORTÍ MAT EU
馬德里Homologación教育學博士、菲律賓大學西班牙文學博士、羅馬格列高利大學神學學士。曾任教於西班牙College of Santa Joaquina of Vedruna、Ntra. Señora College of Carmen、台灣淡江大學、聖多明尼加Ntra. Señora College等大學。現為西班牙穆爾西亞大學宗教學系榮譽教授。
Bondan Kanumoyoso
Bondan Kanumoyoso,1972年11月11號出生於東爪哇省茉莉芬(Madiun)。他於1996年取得印尼大學歷史系學士學位;2002年加入荷蘭萊頓大學「邁向合作時代的新紀元」(Toward a New Age of Partnership, TANAP)博士生培育計畫,研究17至18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a.k.a. VOC)檔案;2005年獲Nuffic-Netherlands Fellowship Programme獎學金並於萊頓大學完成博士學位。Kanumoyoso主要研究興趣為社會經濟歷史、地方史與印尼早期近代史,1996年迄今於印尼大學歷史系執教。
Morgan Tuimaleali'ifano
生於薩摩亞,系出東加與歐洲。其配偶Eileen乃波里尼西亞斐濟公民,系出歐洲與亞洲。其子為當代太平洋多種族與文化結合之島民。在他筆下,他們是泛太平洋人的先驅,意指隸屬多重,而非一特定空間,且在多元文化情境下較為自在者。1977-83年間,Tuimaleali'ifano於南太平洋大學(USP)任行政職,1988年加入歷史政治系。在USP取得歷史學士與人類學碩士後,Tuimaleali'ifano於澳洲國立大學(ANU)取得太平洋歷史學博士學位。他的教學與研究興趣是原住民與外來治理系統,研究聚焦在十九世紀自治權喪失與再度喪失自治權的可能性。他教授的課程為太平洋島嶼離散社群,主要探討未來整合的太平洋諸島中,該區公民的泛太平洋主體性。他目前是USP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他自2007-2009年是大學委員會成員,目前擔任議會議員。
Yedda Palemeq
Teurumereariki Hinano MURPHY
Teurumereariki Hinano MURPHY女士是非政府組織「帖普亞提提亞」(TE PU ATITI'A)的主席。目前她在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理查德.甘普南太平洋研究站」(Richard Gump South Pacific Research Station)擔任副主任,並透過該中心以領導該站的外展計劃。甘普研究站與亞提提亞中心從事著共通的教育與研究計劃,並特別重視海洋與陸地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文化,以及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關係。亞提提亞中心從而為互動與交流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致使來訪的學生與研究人員向本地各專家學習,且反之亦然。透過科學的研究,上述二機構既建立於該知識基礎之上、又對該知識基礎予以擴展。截至目前,這類的交流已經催化出多項的聯合研究計劃。而它們的共同目標便在於:記錄、促進並保存波里尼西亞的人類學生物文化(biocultural)遺產。
巫培誠 (Pei-cheng Wu)
目前為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研究生。大學時期主修古箏、副修古琴,在學期間多次參與學校展演,也曾於南投文化中心、台南藝術大學演藝廳舉辦對外個人及聯合音樂會。目前主要研究範疇專注於印尼音樂與中國音樂文化,並於2011至2012年間赴印尼日惹從事天主教音樂相關田野調查,此案例主要以甘美朗作為彌撒的伴奏樂器,個人並以此作為碩士論文之研究議題。
杜允士 (Fabrizio Bozzato)
Fabrizio Bozzato於1973年出生於義大利威尼托(Veneto)。他是一位政治分析者,並對太平洋區域研究抱持著高度興趣與熱忱。他在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Univ. of Tasmania)取得國際關係的碩士學位,並在義大利米蘭州立大學(Milan State Univ.)取得政治科學的碩士學位,目前在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和戰略研究所攻讀博士。他曾於斐濟大學(Univ. of Fiji)國際和地方事務中心講學,目前居住在台灣,為台北利氏學社的副研究員。
洪湘雲 (Vavauni Ljal jekegan)
出生於屏東縣三地門鄉沙卡蘭部落,目前就讀於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是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01年度的原住民族訪問學人。碩士論文主要探討莫拉克風災後在地原住民族人心靈恢復的現況及機制,以敘事研究方式反觀在地族人對外來資源及社會文化變遷的心聲。盼以在互為主體下的研究當中反省對在地文化的不了解。
張至善 (Chi-shan Chang)
張至善,1992年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畢業,目前就讀於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與資源學系博士班,服務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曾於2009、2010年遠赴印尼的中蘇拉威西、夏威夷進行樹皮布的田野研究。研究主題以樹皮布為核心,研究計畫分別以基因遺傳學面向的親緣地理學和人類學的物質文化面向解析「樹皮布文化」,希望能展現整合研究的視野。
陳韻帆 (Yun-fan Chen)
政大民族系學士,台大人類所碩士,現就讀成功大學建築所博士班。博士論文主題以菲律賓呂宋高地聚落演變為對象,探討自20世紀初期以來,殖民勢力在呂宋高地的開展模式,及其對原住民族傳統聚落的影響。
Theresa C. Arriola
關島查莫洛族女性,第十二屆太平洋藝術節(2016)籌備委員會主席。關島於2001年成立非營利文化組織Pa’a Taotao Tano’,Arriola以保護自身查莫洛原始文化為出發點,長期以董事成員身分活躍於該組織。Arriola亦為關島觀光局董事會的董事秘書以及文化遺產與社區推展委員會的主席,並身兼Payuta, Inc.財務董事,亦曾擔任關島觀光局副處長、參議員Toni Sanford參謀長、經濟發展與退休委員會成員、參議員Rory Respicio的政策顧問,並參與青年與老年委員會、聯邦與外交委員會、軍事與退除役官兵委員會、人力資源與天然資源委員會等多項委員會。Arriola擁有MBA行銷碩士學位、加州聖母書院的管理與行銷學士學位。其夫婿為Vincent P. Arriola。
郭佩宜 (Pei-yi Guo)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合聘副研究員。匹茲堡大學人類學博士。長期研究大洋洲歷史、社會與文化,主要田野地在美拉尼西亞,尤其是所羅門群島。研究課題含括歷史人類學、地景與地方、法律與土地、地方貨幣與區域交換關係,以及人類學知識論與方法論的探討。
詳見個人網頁:http://idv.sinica.edu.tw/peiyiguo/
臧振華 (Cheng-hwa Tsang)
臧振華是考古學者,於1986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目前擔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人文社會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他的研究興趣主要是臺灣、華南與東南亞等地區的考古學研究,所研究的課題包括文化接觸與變遷、聚落形態、社會結構。他也熱衷於將考古學應用於社會服務,曾於2002年到2006年擔任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並經常協助政府執行文化資產保存的工作。
主持人介紹
(以主持場次順序排列)
浦忠成 (Pasuya Poiconu)
鄒族人,現任考試委員,曾任師大附中教師、花蓮師院副教授、國立暨南大學籌備委員、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政務副主委、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系主任、台東史前博物館館長等職,為台灣原住民族學者中第一位本土博士,專長原住民族神話研究、民間文學研究等。著有《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被遺忘的聖域》、《從部落出發:思考原住民族的未來》、《鄒族三兄弟的沉思》、《思考原住民》、《敘述性口傳文學的表述:台灣特富野部落歷史文化的追溯》、《原住民神話與文學》、《庫巴之火---鄒族神話研究》、《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臺灣鄒族語典》。
馬紹•阿紀 (Masao Aki)
馬紹‧阿紀是來自台灣新竹縣尖石鄉的泰雅族原住民。1994年參加公共電視台原住民記者培訓班,結訓後進入公共電視台新聞部。1998年擔任公視「原住民新聞雜誌」主持人與製作人,同時擔任公共電視「晚間新聞」主播,是台灣電視媒體第一位原住民主播。2003年在公共電視新聞部曾任「紀錄觀點—教改系列」紀錄片導演,並於2005年完成「老師」紀錄片。「老師」主要是透過深入國中校園,以長達半個學年的觀察與紀錄, 探討老師的教育理念與教學專業,以及在面對校園文化與價值所作的判斷與選擇。2005年4月加入原住民族電視台擔任新聞部經理。2006年進入公廣集團原住民族電視台擔任台長至今。2010年4月,馬紹‧阿紀被推選為世界原住民廣電聯盟的主席。
高明瑞 (Ming-rea Kao)
西德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文藻外語學院副校長,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理事長。
童元昭 (Yuan-chao Tung)
人類學學者,現任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專任副教授以及文學院台灣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為文化與認同、人群遷徙、通婚與收養、大洋洲區域研究。在台灣,則長期關注屏東地區,尤其是屏東平原沿山一帶的人群關係。
孫大川 (Ta-chuan Sun) (Paelabang danapan)
卑南族(Puyuma),1953年生於台東下賓朗(pinaseki)部落,族名Paelabang danapan。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輔大哲學研究所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碩士。曾任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所長兼民族語言傳播學系系主任、山海文化雜誌社總編輯、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教育學會理事長。現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政治大學台文所副教授,台灣原住民文學作家筆會會長。
與談人介紹
(以與談場次順序排列)
亞榮隆‧撒可努 (Ahronglong Sakinu)
台東縣太麻里香蘭部落人。現任職於台東森林警察隊,業餘從事寫作。作品題材多選自族人世代累積的生活經驗與智慧,試圖保留並發揚原住民的文化傳統,曾獲得巫永福文學獎,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首獎,文建會十大文學人(2000)。作品有《山豬‧飛鼠‧撒可努》、《走風的人:我的獵人父親》、《外公的海》。其中《山豬‧飛鼠‧撒可努》被拍成電影與動畫,多篇文章被收錄於教科書及哈佛等大學中文系指定必讀作品。
蔡政良 (C. L. Tsai) (Futuru)
1971年生,新竹客家人,因著特殊機緣進入都蘭阿美族的生活圈,以親身參與的方式記錄阿美族人的生活文化。之後,他認阿美族人kapah(漢名林昌明)為乾爹,獲得族名Futuru,也加入「拉中橋」年齡組,並從2010年起定居在都蘭且擔任副級長職務。自此都蘭成為他另一個家,個人認同也從此流動於新竹客家人與台東阿美人之間。
蔡政良曾是河左岸劇團的成員,也曾擔任科學園區半導體公司的訓練副理。2010年取得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學位,目前任教於國立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暨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並兼任國際事務中心主任,也是民族誌影片工作者與2011與2013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策展人。曾獲美國人類學會東亞人類學會大衛普拉茲媒體獎,第三屆生命永續獎。紀錄片作品有《回來是土地肥沃的開始》(2001)、《阿美嘻哈》(2005)、《從新幾內亞到台北》(2009)、《新大洪水》(2010)。著有《石堆中發芽的人類學家》(2009)、《從都蘭到新幾內亞》(2011)。
進建構南島語系/國家之間的互動網絡,除了提升社會大眾對於南島文化的瞭解,並且同時推動國際之間的文化聯繫,進而提升臺灣原住民的國際能見度與地位。